走进福东传统文化

传承千年文明,弘扬传统之美。

在线咨询

走进福东传统文化

传承千年文明,弘扬传统之美。

扫描下方二维码,立即获取更多产品信息

您的位置:首页传统文化白族大本曲“三腔九板十八调”,你知多少?

联系我们 / CONTACT

咨询热线

13008656886

  • 手机:0871-65011460
  • 邮箱:ZFRDH@163.com
  •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大学龙泉路教工住宅区(343号)38幢2单元102室

白族大本曲“三腔九板十八调”,你知多少?

2023-10-10

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曲艺,主要流行于大理,宾川,洱源,云龙,剑川,鹤庆等县的白族地区,通常由一人演唱,一人操大三弦伴奏,演唱剧本为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长篇曲本,称“大本曲”。大本曲的唱腔有“三腔九板十八调”。

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曲艺,主要流行于大理,宾川,洱源,云龙,剑川,鹤庆等县的白族地区,通常由一人演唱,一人操大三弦伴奏,演唱剧本为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长篇曲本,称“大本曲”。大本曲的唱腔有“三腔九板十八调”。

. 三腔 .

“三腔”指高、中、低三种不同的声腔,即在音域上的三种创腔变化,通俗点说就是三弦的三种不同调弦法,曲调不同,弦调也不同。更重要的是三腔作为一种创作手法,已广泛应用于九板十八调中,它们之间既有固定的格式,富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,又能从不同唱腔内容以及剧情需要的情感变化为依据,灵活多样地进行不同唱腔的设计创作。这是白族文艺家杨汉和一些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所坚持的,他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。特别是杨汉在大理州白剧团执教和唱腔设计中得到了科学的验证。杨汉设计的唱腔,大理州白剧团已作为白剧基调沿用至今。

. 九板 .

01

“高腔”:主要表现人们欢喜、快乐、豪迈、奔放的情感,音调明快,高亢激越,用于抒发高尚情操和奋发向上情节,多用于喜庆节日。演唱类似于净,末一类的角色,通过唱腔设计把不同人物情节表现出来。

02

“摞摞板”:分为黑净和脆板,音调紧凑急促,多用于表达人们愤怒、激昂的情绪,唱腔要体现出痛斥、指责、数落、争论、叙述情感等心理状态,生活中是很常见的。

03

“正板”:表现的是喜悦唱说,欢快论述。当然,即便是同样的正板,又因唱词格律的不同,以及韵脚字音声调的不同,通过“翠音音”“花上花”“捞利捞”“油冷油”四大韵律进行不同演唱。正板转平板的移位变化和多样性,在讲述故事,刻划人物时避免声腔上的重复和累赘,使得唱腔骤起变化,从而更加动听和流畅。

04

“平板”:自由抒发,平铺直叙好比人们平常生活活动的对话,唱时稍为自由,节奏也平坦。故事的起承转合,开头的唱腔基本上都是兼顾叙事和抒情特点,多以“正板-平板”、“平板-摞摞板”等来开始曲本的演唱。

05

“大哭板”:用于伤心恸哭情节,音调悲痛、深沉、凝重。如一个人遇到相当悲伤的突发之事,做嚎啕大哭状。特别是亲人离世及送葬时,死者亲人悲痛恸哭之声在大本曲中不过是有所艺术加工罢了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主旋律不变,大哭板在不同情节中的唱腔设计是有所区别的。

06

“大哭边板”:音调低沉,表现的是悲哀之中有人在一旁劝慰哭者,而哭者此时会连哭带叙,也就是在声嘶力竭大哭一段时间之后,渐渐地情绪进入低沉哭诉的一种艺术表现,可以根据感情的需要反复表达,但要紧凑不能拖沓。

07

“小哭板”:小哭板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哭腔,多用于表达伤心,委屈,惶恐等情节,特别是在遇到伤心之事,或与人争吵之后,委屈,无助,悲愤难平时的哭诉,是凄清悲凉的气氛渲染。

08

“小哭边板”:小哭边板是哭着讲述自己痛苦事件的辅助性腔调,稍比小哭板紧促,多与小哭板联成套曲。

09

“阴阳板”:阴阳板虽与提水板有相似之处,但主要体现在三弦技法上,(右手中指压在弦马上弹奏),使人产生懵朦胧胧的感觉,唱起来让人处于阴阳边缘之感,可独立演唱,也可与小哭边板组成套曲演唱。

. 十八调 .

“十八调”:花谱调、家谱调、琵琶词、老麻雀调、新麻雀调、螃蟹调、放羊调、花子调、拜佛调、仙家乐、道情调、上坟调、问魂调、起经大会调、祭奠调、梅香调、思乡岺、血湖池。

云南福东传统文化研究院现由张福东院长管理,他长期从事党的党团建、青少年教育工作,是云南省党务干部;从事红色文化(传统文化)传承多年,是大理白族大本曲传承人。2014年5月退休至今,建立了以学习,传承大理文化为主的,民政厅登记,社科联业务主管的"云南福东传统文化研究院”,任院长。积极参加大理白族大本曲的学习和传承工作,并积极支持省红色文化活动!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分享至: 微信
新浪微博QQ空间
上一篇
下一篇

白族大本曲“三腔九板十八调”,你知多少?

日期:2023-10-10

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曲艺,主要流行于大理,宾川,洱源,云龙,剑川,鹤庆等县的白族地区,通常由一人演唱,一人操大三弦伴奏,演唱剧本为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长篇曲本,称“大本曲”。大本曲的唱腔有“三腔九板十八调”。

大本曲是白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古老曲艺,主要流行于大理,宾川,洱源,云龙,剑川,鹤庆等县的白族地区,通常由一人演唱,一人操大三弦伴奏,演唱剧本为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长篇曲本,称“大本曲”。大本曲的唱腔有“三腔九板十八调”。

. 三腔 .

“三腔”指高、中、低三种不同的声腔,即在音域上的三种创腔变化,通俗点说就是三弦的三种不同调弦法,曲调不同,弦调也不同。更重要的是三腔作为一种创作手法,已广泛应用于九板十八调中,它们之间既有固定的格式,富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性,又能从不同唱腔内容以及剧情需要的情感变化为依据,灵活多样地进行不同唱腔的设计创作。这是白族文艺家杨汉和一些专业的文艺工作者所坚持的,他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。特别是杨汉在大理州白剧团执教和唱腔设计中得到了科学的验证。杨汉设计的唱腔,大理州白剧团已作为白剧基调沿用至今。

. 九板 .

01

“高腔”:主要表现人们欢喜、快乐、豪迈、奔放的情感,音调明快,高亢激越,用于抒发高尚情操和奋发向上情节,多用于喜庆节日。演唱类似于净,末一类的角色,通过唱腔设计把不同人物情节表现出来。

02

“摞摞板”:分为黑净和脆板,音调紧凑急促,多用于表达人们愤怒、激昂的情绪,唱腔要体现出痛斥、指责、数落、争论、叙述情感等心理状态,生活中是很常见的。

03

“正板”:表现的是喜悦唱说,欢快论述。当然,即便是同样的正板,又因唱词格律的不同,以及韵脚字音声调的不同,通过“翠音音”“花上花”“捞利捞”“油冷油”四大韵律进行不同演唱。正板转平板的移位变化和多样性,在讲述故事,刻划人物时避免声腔上的重复和累赘,使得唱腔骤起变化,从而更加动听和流畅。

04

“平板”:自由抒发,平铺直叙好比人们平常生活活动的对话,唱时稍为自由,节奏也平坦。故事的起承转合,开头的唱腔基本上都是兼顾叙事和抒情特点,多以“正板-平板”、“平板-摞摞板”等来开始曲本的演唱。

05

“大哭板”:用于伤心恸哭情节,音调悲痛、深沉、凝重。如一个人遇到相当悲伤的突发之事,做嚎啕大哭状。特别是亲人离世及送葬时,死者亲人悲痛恸哭之声在大本曲中不过是有所艺术加工罢了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主旋律不变,大哭板在不同情节中的唱腔设计是有所区别的。

06

“大哭边板”:音调低沉,表现的是悲哀之中有人在一旁劝慰哭者,而哭者此时会连哭带叙,也就是在声嘶力竭大哭一段时间之后,渐渐地情绪进入低沉哭诉的一种艺术表现,可以根据感情的需要反复表达,但要紧凑不能拖沓。

07

“小哭板”:小哭板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哭腔,多用于表达伤心,委屈,惶恐等情节,特别是在遇到伤心之事,或与人争吵之后,委屈,无助,悲愤难平时的哭诉,是凄清悲凉的气氛渲染。

08

“小哭边板”:小哭边板是哭着讲述自己痛苦事件的辅助性腔调,稍比小哭板紧促,多与小哭板联成套曲。

09

“阴阳板”:阴阳板虽与提水板有相似之处,但主要体现在三弦技法上,(右手中指压在弦马上弹奏),使人产生懵朦胧胧的感觉,唱起来让人处于阴阳边缘之感,可独立演唱,也可与小哭边板组成套曲演唱。

. 十八调 .

“十八调”:花谱调、家谱调、琵琶词、老麻雀调、新麻雀调、螃蟹调、放羊调、花子调、拜佛调、仙家乐、道情调、上坟调、问魂调、起经大会调、祭奠调、梅香调、思乡岺、血湖池。

云南福东传统文化研究院现由张福东院长管理,他长期从事党的党团建、青少年教育工作,是云南省党务干部;从事红色文化(传统文化)传承多年,是大理白族大本曲传承人。2014年5月退休至今,建立了以学习,传承大理文化为主的,民政厅登记,社科联业务主管的"云南福东传统文化研究院”,任院长。积极参加大理白族大本曲的学习和传承工作,并积极支持省红色文化活动!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上一篇
下一篇